【聯合新聞網 邱永林】
調查顯示,紓解壓力的能力與社會經驗有關,30歲以下的上班族減壓能力明顯低於資深上班族。
根據聯合人力網與聯合心理諮商所針對上班族所做的壓力檢測義診,可以歸納出幾個現象:
1.現代上班族普遍承受工作壓力,本人心理上並未感受到,但測量儀器卻顯示生理承受極高的壓力。
2.具有豐富社會經驗的人,比較懂得管控與紓解壓力。
3.從事藝術相關工作或有宗教方面修行的人,壓力管理與紓解能力最強。
承受過大壓力時,人體的自律神經容易失調。要改善自我的紓壓技巧,最有效率的方式是透過生物回饋(biofeedback)的技術,一邊練習紓壓技巧,一邊檢視自律神經的協調程度,是否因此立即提升。
現場接受測試的年輕職場人,高達76%壓力過高,導致自律神經失調。這一群人被要求當場選擇一項平時習慣作的紓壓技巧(如深呼吸、冥想、自我對話),並測量自律神經協調改善的程度,發現平均僅達18%,但經由壓力管理專家短暫指導後,改善幅度大幅提高到55%。
大多數人因長期累積壓力,對於普通的紓壓技巧已經產生「抗藥性」,不易達到效果,頂多只是自我安慰。此外,自認為有效的紓壓方式,不一定真正有效,最好仰賴生理回饋這樣的科學方法,讓自己的身體誠實地說話。
找出了適合自己的紓壓技巧之後,再配合生理回饋的技術,更容易讓紓壓技巧加速純熟。
壓力也有「抗藥性」,同一種方法用久了,效果也會降低。
因此必須定時檢視自己的身體,是否已經對既有的紓壓技巧產生「抗藥性」,如果是的話,就要趕緊「升級」到更有效率的紓壓技巧。
(作者是聯合心理諮商所所長)
|